著名作家梁实秋曾说过:吃一顿好饭菜,人生观都会改变。由此可见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情绪,可以从改变他的食觉开始。
在中国,“民以食为天”的说法古已有之,厨房是打造美味佳肴的场所,拥有了一个好的厨房,才算是拥有对家庭的支撑。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使其对厨房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节,但也是这种情节下诞生了中国特色的烹调方式。
文火久炖的药材可以进补,食材丰富的煲汤可以解暑驱寒,旺火炒调的菜品味道十足,煎炸烤炙的各色糕点美味可口。中国有满汉全席让世界震惊的菜系,中国食材丰富的另世人称奇。但中国的厨房却不比习惯了冷盘食物的欧洲国家来的精致,更不比邻国日本的餐厅文化广为流传。
在欧洲,厨房文化始于十三世纪中叶,随着哥特和巴洛克风格的到来,各种艺术形式融入到了皇家贵族的厨房构建中,欧洲各国在传统家具上施与各种色彩,而精美华丽的厨具更是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。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,实用主义渐渐风靡起来,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将厨房艺术与现代发达的工业制造结合起来,在功能性和实用性上更多地发挥其作用,强调与人体的和谐搭配。到近代欧洲厨房工业提出了新的环保理念,并且又重新回到艺术与工业的结合之上,力图构建出精美而实用并且复古式的厨房风格,这是欧洲厨房文化发展的脉络图。
与中国厨房文化发展的不同点在于,欧洲在更早的时代中意识到了厨房是建筑居室中不可分割的一体,它与其他房间的风格和谐一体,地位也同等重要。